健康科普内容

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他们有妙招

发布时间: 2023-08-12     来源:医疗健康资讯网
字号:

2023年上半年,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超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约95%,较2019年同期上升65%。

近年来,东区街道全面落实基层卫生健康各项政策,持续加大投入保障、推进管理改革、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新机制,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社区医院试点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显著成效。

东区街道是中山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面积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1万人,有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为了实现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高效、便捷实惠的医疗服务这一美好愿景,东区街道多措并举,在夯基固本、上下联通、医防融合方面不断发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80026d40efc0a69062afbe0cdab34258.png

夯基固本,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为契机,通过增置各类医疗设备、装修改造科室和卫生站、重建整合优化软件系统、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深化医联体合作技术项目、创建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层实践基地、广东省基层卫生协会培训基地、打造全市首家中医日间病房、首家社卫中心中医康复示范单位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等活动进行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改善就医环境和提升服务能力。并于2022年顺利获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扎实开展全市首家社区医院试点建设。以开设住院部病房为新起点,对标国家社区医院标准,投入超过500万元到全市首家社区医院试点建设,业务用房面积达1300平方米,设置32张病床,与中山市中医院打造“三甲医院与社卫中心共建康复病房”医联体新模式,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河。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afa5ae4a6970e1b15f047850e3ce0069.png

扎实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结构,充实医疗人才队伍,持续招引学历、职称层次较高的医务人员。持续深化“请进来+送出去”培养机制,通过返聘退休名医、调入具有三甲医院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定期接收三甲医院规培医生和实习医生护士,实现人才融合提升。同时,通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办“雄鹰计划”、省中医药局“薪火工程”项目、名医跟诊、全科和精神科转岗培训、“西学中”培训等多渠道,为医疗人才定制个性化长远职业规划。科学考核,制定层级绩效考核机制和具有竞争性薪酬制度,对紧缺高层次医疗人才,实现一事一议的协议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引导更多更高水平的医疗人才扎根服务东区,实现医疗人才“招得来、留得住”。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43dd7e333d6f3aa0918917cc5fb23015.png

上下连通,推进省市优质资源下沉服务

借东风,创建“名医诊室”建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  区所有三甲医院建立了紧密高效的“三甲医院+社区”医联体模式,开设以全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康复科、儿保科等基层常见病种为特色的“三甲名医诊室”,1名省名中医和18名高级职称专家每日常态化坐诊,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专家服务深受居民群众欢迎。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286149306181c822f1ac86fcfc69901c.png

撬支点,共享“康复病房”聚力便民服务。作为全市首家社区医院试点建设单位,结合周边居民需求,提供错位补位服务,与中山市中医院打造“三甲医院与社卫中心共建康复病房”医联体新模式,开展急危重症救治、复杂疑难疾病会诊、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带教授课进修培训等工作。其中神经内·康复科正副科主任亲自率领医疗团队每日至中心查房、门诊出诊。快速提升了从零起步的社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25265eb564321478c52eca349a4b132a.png

补短板,共享优质医疗软硬件资源。通过与三甲医院共享检验、影像和消毒供应设备,弥补了中心之前无法开展的生化检验项目、核磁CT等大型检查以及门诊住院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让居民按基层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和医保报销比例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先进医疗设备服务。通过购买三级医院服务的方式,开展辖区托幼机构儿童体检、老年人体检、两癌筛查和基本避孕手术等项目,整合优化了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了总体服务效能。

谋新举,为医疗服务插上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翅膀”。将原来独立运行的门诊系统、公卫系统、药房药库系统、收费系统、检验检查系统、体检系统、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系统、住院系统进行重建、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并作为全市首个基层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系统试点建设单位,进一步完善我市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同时,搭建中心和各卫生站点的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远程会读系统、动态血压监测、远程心电诊断、慢病健康监测系统、智能血压计血糖仪、AI智能呼叫系统、AI公卫质控系统、智慧健康小屋、智慧慢病驿站、智慧中医小屋等,跑出“互联网+”的智慧医疗加速度。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bab6cf4e239311ad1ea3ea9560f51995.png

医防融合,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信息化,智慧化平台提供医防融合技术支撑。利用市区域信息平台,依托数字化、智能化辅助诊疗和信息采集等手段,通过智能设备实时采集等功能,全科医师可在患者就诊时查询档案信息,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慢病情况、就诊记录、病情变化等详细信息,为居民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全面精准健康管理服务。

公共卫生+专业团队,全专结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将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和中医药综合服务等活动相结合,组建由公共卫生专职人员、全科医师、中医药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医联体三甲专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不定期深入社区小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把疾病“防”和“治”同时送到群众身边。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8d0a5220c276f717464aa8f5c733ea6f.png

公共卫生+家庭医生,医中有防,开启健康管理新模式。创新线上扫码签约家医服务,设立家医服务热线和家医微信服务群,24名三甲医院专科专家零距离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就医转诊等服务。打造慢病全病程健康管理中心,在中心及卫生站设置健康小屋/慢病驿站/中医小屋,配置家庭医生助理,为居民提供诊前免费测血压、血糖、尿酸、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诊中补充完善就诊档案,诊后跟踪随访的医防融合服务。探索建立“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群防群控慢性病的管理模式,成立了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54个,由家庭医生团队(社区临床医生、公卫医生、护士、家庭医生助理、营养师及三甲医院医师)进行线下授课和线上微信群交流、用药及膳食指导。每期270名慢性病患者参与其中,逐步建立起线上线下慢性病患者“朋友圈”。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1bbc3eb9e85f57a09369f719324b4f46.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ajax/20230812/e5791d7a9ee3dc5e68ddf3f26666c097.png

2023年上半年,54个慢病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共开展课程180余场,1900余人次“两病”患者参加。

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今后的工作中,东区街道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图说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