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已经年逾九旬、被国家授予“当代药王”称号的潘立岭大夫。
出身中医世家 少年痴迷针灸
1930年10月24日,潘立岭降生于河南开封一个回医世家。潘氏回回医学研究起源于宋朝。当时潘氏家族在东京汴梁开有几间大药房,潘氏当家大夫因医德高尚、医术超群,声名远播,被皇上召入太医院。明清时代,医学名家潘登瀛、潘永志等杏林翘楚。近代,潘立岭的大伯潘景丰是北京医学专科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潘立岭少年时,偶遇开封北门大街清真寺的李志海阿訇,亲眼目睹他针灸治病立杆见影,甚为惊奇,便拜他为师。白天,他仔细观察李阿訇行针走罐,晚上从一堆古代医学书籍中找出那本《绘图针灸易学》认真研读,还时不时地在自己身上体验扎针。从此这本书和一包银针便与他形影不离了。他边工作边钻研针灸医术,人体穴位让他背得滚瓜烂熟,自己身上留针眼也星罗棋布,但他却乐此不疲。
时值连年大旱,霍乱流行,民不聊生。
每遇到上门求医的患者,潘立岭总会先施以针灸,再配合服用中药,疗效非常神奇。由于当时社会动乱,遭逢旱灾,很多老百姓缺吃少穿,更没有钱买药治病,潘立岭就用这小小银针救治了无数流浪在大街上的民众,也使这位年仅15岁的潘立岭名扬十里八乡。
神医亮剑 铲除癌魔
可圈可点的是,潘立岭在熟练掌握针灸疗法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止探究中药治疗疑难杂病的步伐。他不仅全面借鉴回医祖传的绝技秘方,而且 还不断大胆地去尝试改良创新,让中医这个古老的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他深信古人的那段名言“病非人体固有之物,能得亦能治。言不可治者,不得其法也。” 为了救治绝症病人,他殚精竭虑,千方百计配治出20余种治疗癌症的特效中药秘方,并取得国家专利。其成果入编由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的《中国医者先锋大典》第二卷。与此同时,他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最关注疗效,因为他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北京某公司职工贾某经朋友介绍,打听到潘老的药能治疗癌症,于是喜出望外专门赶到北京会议驻地找到潘老,介绍了他姨妈患淋巴癌四处医治无效的经历,含泪肯请潘老出手搭救。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潘立岭回到郑州后迅速为患者精心配治了一个月的药并嘱咐了用药禁忌。一个月后,潘老在北京开会,贾某和其小表弟又主动找到潘老,说大表弟和表妹不相信给的药能治好姨妈的病,给的药一点也没吃,希望潘老能做做表弟和表妹的工作。潘老一字一板地说,“我不敢保证吃了我配的药百分之百能治好她的病,但根据上次在郑州见到患者的情况,我敢断言,如果不吃药,就只好给病人准备后事。”听到这,患者小儿子表态要请假一个月,亲自回去照顾母亲吃药。不到一个月,得到反馈信息说,患者的淋巴癌肿瘤已经消下去了。此时,贾某的大表弟和表妹才深信不疑,想让再给配药。经过两个半月的调理治疗,患者痊愈康复。直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患者仍健康如初。
大医有仁心 医德百姓赞
潘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想做一个好医生,治病救人是第一位,就是没钱,该治的也得给人治!”潘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几十年如一日。
曾经有一个广东肝癌晚期病人,为了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巨额外债,结果医治无效,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千里迢迢慕名来到郑州寻找潘老。听说潘老在清真寺办事,两人就一直蹲守在清真寺门口,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当潘老出来听了诉说后,当机立断给病人配好了药,可等到付钱时,却看到二人抓耳挠腮吞吞吐吐的神情,就猜出他们是囊中羞涩,于是微笑着对他们说,“药,你们先拿去,以后有钱了再给,既然来了,就是没钱,我也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二人听了红着脸一个劲给潘老作揖。
有一次,潘老听说有一个叫郭某的患了肝癌重病,就主动亲自带着配好的药上门治疗;并且住在病人家里,每天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一旦发现不测及时处置。这一住就是半月,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后才离开。回到家里潘老还不放心,每隔几天,就打电话询问病情,直到两个月后病情彻底好转,他心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这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每当提到当年潘老为自己治病的经历,郭先生都依然会感动万分!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潘老的医学成就不断受到业内人士和相关机构的关注和重视。2010年1月,受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名中医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邀请,八十岁高龄的潘老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部分)修订建议研讨会。鉴于潘立岭先生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效法先贤、传承创新,医术高超、贡献突出,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生龙亲自为他颁发了“药王勋章”。
同年8月,潘立岭受邀参加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及相关部委领导亲切接见。
2011年6月,潘立岭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何鲁丽、热地等领导亲切接见。
大爱无疆忧国民 回医绝技盼传承
治病救人是潘老忠贞不渝的初心,传承古老的中医回医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更是潘老一生不懈的追求和使命。
他说“中医包括回医,是一门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注重的是‘人’这个生命主体,而非‘病’这个生命现象。其传承内涵是医德、医理和医术。而医德的传承又被列为重中之重,主要靠民间师父带徒弟,以老带新这一特有的‘大医精诚’传承方式,坚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 ”
他还经常语重心长地说,中医的传承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其中来,才能让这一民族瑰宝得以亘古流传。希望那些大量散落民间的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传人、赤脚医生,都能充分发挥治病救人的作用,大家齐心协力扛起发扬民族医学文化的大旗,让中医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造福子孙后代。
赵福星
2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