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改内容

核酸检验师李妙珊:行走在“刀尖”上的 防疫尖兵

发布时间: 2021-12-22     来源:医疗健康资讯网
字号:

  在梅州市中医医院(田家炳医院、中医药科学院)的PCR实验室里,身穿防护服的副主任检验技师李妙珊正聚精会神地对核酸样本进行检测。“真好,都是阴性!”在比对完1个空白、3个阴性、2个弱阳性、90个样本的基因曲线后,她松了一口气。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人们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件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对人们来说,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通行证,更是定心丸。而这些报告的背后,是大量核酸检测人员的坚守。虽然他们身处密闭的实验室,没有直面患者,但他们却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作为核酸检验师,在疫情防控工作比较紧张的时候,李妙珊常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4个多小时,这期间她不喝水、不上厕所,只为让人们早一分钟拿到检测报告。

  PCR实验室里的每一名检验师都如同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李妙珊是其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有了李妙珊这样的检验师,用专业技术与病毒近距离地“过招”,才能确保核酸检测准确迅速地出结果,为精准防控疫情提供有力的支撑,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坚强的保障。

  在梅州市中医医院PCR实验室里,身穿防护服的李妙珊正聚精会神地对核酸样本进行检测。 南方+.陈萍 拍摄

  争分夺秒

  最多一天检测1200个样本

  早上7时50分,例行发完上一批的报告结果后,李妙珊戴好N95口罩和护目镜,穿上防护服、隔离衣,套上医用乳胶手套和靴套,经过重重“关卡”,进入PCR实验室,新一天的检测工作开始了。

  核酸检测不同于其他检验项目,从标本的接收经过灭活到核酸提取、扩增,再到检测分析、出报告,每分每秒,检验师们都在不停地工作,不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还要时刻防备被感染的风险。虽然不是直接和患者接触,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要和高浓度的病毒标本及提取的病毒核酸近距离接触,风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线医护人员。

  疫情紧张时期,李妙珊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隔离衣进入实验室,虽然里面的温度是恒定的,但依然闷热,操作没一会儿,身上的汗水就蒸腾着,眼镜上很快雾蒙蒙一片。“汗水流下来时特别难受,可是为了保证安全,操作时不能用手随便触摸护目镜或眼镜,所以,再难受也只能忍着。”

  核酸检测整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手工操作,“我们平均每天最少检测400多个样本,多的时候达1200个。”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为了更加便民,梅州市中医医院从一天的3批样本送检增加到一天8批,并实行24小时轮班制,这意味着李妙珊和同事们愈加忙碌了。

  进入实验室,李妙珊和同事就没有了时间概念,常常不知白天黑夜,眼中只有一个个“排队等候检测”的试管,还有一个接一个从窗口传递过来的标本。“有一次我把手机放到外面,刚好有人找我,等我出去拿到手机,有十几个未接电话,家人都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李妙珊笑着说。

  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防护服不必要的耗费,李妙珊的秘诀就是减少进食、少喝水,这样可以不用上厕所,既节省防疫物资,也节省了时间,等到一天的工作结束,李妙珊穿在内层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虽然工作时间长、强度高,但李妙珊没有半句怨言,反而常常主动提出加班。

  “我记得去年有一次半夜两点多有个发热患者需要检测核酸,我给她打电话,她不到10分钟就到了医院。”检验科主任吴国强说,遇到检测样本较多时,李妙珊常常主动到单位加班。

  “我们要以最快速度、最准确的结果,为疫情防控发挥前哨作用。”李妙珊如是说。

  不容马虎

  检验师并不是个“工具人”

  在实验室里,只见李妙珊左手握试管,并单手拧开盖子。右手拿着移液枪,提取样本,再放到提取板上,通过提取仪提取出核酸样本。整个过程,李妙珊都全神贯注。

  不少人认为医学检验工作归功于机器,依靠先进的检测设备就可以搞定各类复杂的检测工作,检验师只是个“工具人”。实际上,检验工作中检验师至关重要。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拆袋、核对名单、上机核收、提取标本……在将标本送上检测仪器之前和之后,都有数道工序必须由检验师完成,过程既辛苦又费时间。

  “核酸检测是一份细致活儿。”结束工作后,李妙珊介绍起核酸检测中的诸多步骤,上机提取样本标本和手动加入核酸检测试剂,这两步需要精细、准确的操作,要求检验师给的剂量刚刚好,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整个核酸检测全程下来一般需要三四个小时。如果检测到“可疑”结果,检验人员还需要再次重复操作,进行复核,检测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她是一个非常细致认真的人,有她在我们都很放心。”吴国强对李妙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有一次我看到一条曲线‘翘了尾巴’,意味着这个样本或许是阳性。”在这种情况下,李妙珊没有慌张,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判断导致这个结果产生的各种可能性,同时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样本的人员进行复检,结果显示是阴性,虚惊一场。

  被问到是否会害怕时,李妙珊微微一笑:“不害怕,我需要全神贯注检测样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害怕。”

  除了检验工作,李妙珊每天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清洁消毒,“实验室必须一尘不染,如果卫生工作没有做好,标本被污染了,意味着所有的结果都不准确了,这是不允许发生的。”

  在PCR实验室里,记者看到由于紫外线灯的长期照射,不锈钢的器具外表都产生了锈迹一般的痕迹,电脑屏幕也由于经常被酒精消毒,满是雪花点,李妙珊笑着说,这是他们每日保持卫生的“成果”。

  工作的性质决定李妙珊要有“洁癖”,生活中她也非常爱干净,只要有空她都会搞卫生,客人到访时常常以为她刚请了保洁人员来过。“其实我们家常态就是这样,我的孩子在我的影响下已经掌握了七步洗手法。”李妙珊说。

  步履不停

  家人的支持是坚强的后盾

  李妙珊是一名“80后”,曾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工作10余年,“当初因为家庭原因选择回到梅州工作,那边的主任还挽留我,不想让我走。”2016年后,李妙珊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工作至今。

  李妙珊是一名副主任技师,负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质量控制情况。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半夜或节假日她有时需要加班,大宝到了懂事的年龄,看到妈妈匆匆离去,会表示理解。“她会跟我说你去吧,小的就会哭闹一会儿,说我答应了陪他又说话不算话。”李妙珊有点无奈地说。

  虽然孩子不太能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忙,但李妙珊的家人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半夜加班都是老人家帮忙带娃,他们平时还会煲汤给我喝,给我补补身体,提高免疫力。”提起家人,李妙珊脸上洋溢着幸福。

  忙碌的工作节奏也让李妙珊变得更自律,“以前我可能会熬夜,现在不熬了,每天早早就上床休息,因为这样,第二天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做繁忙的工作。”

  李妙珊坦言,当初学这个专业没想到会这么辛苦,虽然跟预期不一样,但她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努力了。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李妙珊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2014年参加了“地贫患者配型输血方案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课题项目;2018年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PCR分子检验技术,并取得了PCR培训证书;2019年参加了精准医疗临床分子诊断技术学习班;2020年参加了由人社部举办的新冠肺炎高级研修班,并取得证书;在核心期刊、普通期刊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

  “我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才能把检验工作做得更好。”李妙珊坚定地说。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图说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