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60岁男性近年来只要一转头或低头,就见到眼前景物在快速地旋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据他称“每晚睡前刚躺下,或者平躺久了一向右翻身,又感觉四周围在旋转,噁心想吐,只能保持著向左侧卧,才会比较安定。”
他称,晕眩发作时,右耳还会听到一阵一阵忽大忽小的“叽~叽~叽”,彷彿耳边有蝉正在高歌。起初以为是自律神经失调,后以为是脑部长东西,核磁共振扫描却无异常发现。
他到台湾知名的高雄元景耳鼻喉科神经科诊所就医,医师陈建志检查后发现是右侧后半规管及水平半规管耳石沉积症,在进行几次的耳石复位术后,晕眩消失,就连耳鸣也消失了,原来是罹患了椭圆囊病变性耳蜗综合症 (utriculopathic cochlea syndrome)。
图说:图解说明椭圆囊病变性耳蜗症候群机转。
陈建志称,此病起因于耳石挣脱耳石斑,离开椭圆囊,沉积于某一支半规管内,就会在患者改变头部姿势时,因重力及惯性作用,持续带动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使患者以为头部还在转动,引发眼震及晕眩。
“耳石斑少了大量耳石,重量明显减少,椭圆囊变轻,向上浮起,膜性迷路型态改变,经由连接管,向上拉扯球囊及耳蜗管。近端段耳蜗管 (高频耳蜗) 向上扭曲,柯蒂氏器跟著位移,听毛扭曲,听毛细胞发出电生理讯号,经由听神经传进脑干,最后传进大脑颞叶,产生听觉,患者听见耳鸣。”
当耳石在半规管内滚动时,整个膜性迷路也会跟著震动,不仅耳鸣加剧,还会出现迴音,易生听觉过敏,甚至诱发偏头痛。陈建志提醒,此病治疗以耳石复位术为主,医师要观察患者眼球,转动患者头部,改变身体姿势,把易位的耳石逐一归回椭圆囊内,同时治疗晕眩及耳鸣。
图说:医师正以耳石复位术治疗患者。
需注意的是,上半规管裂隙、半规管外淋巴瘻管、骨性半规管发育不良、前庭性阵发症 (颅内动脉压迫听神经)、前庭性偏头痛及梅尼尔氏病患者,也会在阵发性晕眩发作时,同时耳鸣,耳石复位术只会加重病症,宜先正确就医才能对症下药。